国立中央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公立大学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学校类型:公立 大学
  • 建校时间:1915年
  • 授课语言:英文
  • 年均学费

    待整理人民币

  • 雅思要求

    待整理

  • 录取率

    待整理

学校百科
推荐阅读
学校概况

台湾中央大学(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中文简称:中大,英文简称:NCU),是一所现址位于台湾桃园县中坜市的知名大学,其前身为民国4年(西元1915年)成立的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历经民国11年(1922年)并入国立东南大学,民国17年(1928年)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民国51年(1962年)在台复校的发展,目前是中华民国教育部认定国内七所研究型大学之一,亦为“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获选的十二校之一。

简介

中央大学于民国四年(1915年)创建于南京,大陆时期为东南的学术重镇,与北大、清华齐名,“民国”五十一年(1962)在台复校,先设址苗栗,后迁址中坜双连坡现址,是一所拥有优良传统、百年传承的优质学府。

占地广达六十二公顷的中央大学,位居大台北、新竹科学园区及亚太航空城的枢纽,为客家城镇所环绕,兼具国际视野和地方风貌,优美的校园环境和纯正的学术风气,一直是中大最珍贵的资产。

目前拥有文、理、工、管理、资讯电机、地球科学、客家等七个学院,十九个学系和四十三个研究所,学生人数达万馀人,同时设有太空遥测、光电科学、软体、灾害防治、台湾经济发展研究、通讯系统研究、客家研究、学习科技、奈米科技等十个研究中心,以及通识教育、教育学程、艺文、语言中心等四个教学中心,是科学、人文荟萃的综合大学。

中央大学的教师九成以上具有博士学历,优良的师资一直是人才养成的关键,在教学与研究并重、知识与德行兼俱的办学理念下,师生表现亮丽,无论在教育部的综合大学评鉴,或是国科会的研究奖项中,表现均是名列前茅,目前为国内七所重点研究型大学之一。

此外,为整合学术资源,追求国际卓越,本校于“九十一年”(2002)与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和阳明大学共组国内第一个大学联盟,名为“台湾联合大学系统”,四校资源相互整合,师生资源共享,朝世界级研究型大学迈进。

八十四年历史的中央大学,位居桃园县中坜市五权里38号,离台北市约一小时车程。就地理上而言,中大享有闹中取静的优势,最适宜学术发展及实务应用。 中大在渡海来台的两千校友的殷切复校呼吁声中,于1962年以新兴科学的地球物理研究所正式招生而在台宣告复校,复校之初、诸事待举、幸赖戴运轨、李新民、余传韬、刘兆汉诸校长坚守岗位,克尽厥职,承袭中大诚朴雄伟的校风,于科学本行外,更进而人文与社会诸学科的拓展,以致行年三十的新中大英壮风发,卓然而立。

校园景色更是美不胜收,十万株高耸的大树,碧绿的草坪,宏伟的大门,加上完善多元的体育设施,如此师生共聚的校园生活,不仅保有早期书院的美好特质,在人际疏离的现今社会特别容易发挥崇德乐群的教育功能。

中大目前学生人数7,813人(大学部5,112人、硕士生1,997人、博士生627人、在职专班77人),现有专任老师492人(教授220人、副教授145人、助理教授52人、讲师29人、助教46人)。

中大人才辈出:融资流通有李国鼎、谢森中校友;为民喉舌,谔谔建言的是余纪忠、楚崧秋、王作荣等前辈;育才兴学如张其昀、朱汇森等。

组织架构

之所以会有今日之中大,就如同一具产力精良的器械一般,是要倚靠着各零件与零件之间的组织运转,发挥其缺一不可的贡献方能完成所需。 本校目前分为教研与行政两单位。教研单位分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资电学院、地球科学院六个学院,共十八个学系、二十八个研究所;有太空及遥测研究中心、光电科学研究中心、软件研究中心、环境研究中心、通讯系统研究中心、灾害防治研究中心、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客家研究中心八个研究中心,通识教育、教育学程二教学中心,体育室与军训室。行政单位分设教务、学生事务、总务、研究发展四处,图书馆、电算中心、人事室与会计室。

学术成果

拥有多项傲人的台湾第一的研究计划与设备,如电浆晶格、远距教学、微波晶体管组件、全球变迁、硅微条探测器、戏曲等研究以及太空遥测中心、土木工程大型力学实验馆、生物污水处理环境、61cm天文望远镜、国鼎经济资料馆、法语电影资料中心等设备。未来除有计划的成立研究中心以扩大研究计划的规模与提高研究品质外,并强调整合性研究群的建立。

学术研究

科际整合为二十一世纪学术发展最重要之走向。中大在材料科技如化工、电机、机械、土木、光电、物理等方面,不仅有所专精研究,而且还积极推动其间的整合;至于在信息科技方面,则拥有全国最畅通之光纤局域网络及大型卫星接收站。前者与资管、电机、光电、软件系统及通讯等单位,正朝向整合途径迈步。

全球变迁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科学议题之一,中大的科学传统早奠基于『南高』时期,复校的再出发亦起步于战后新兴科学的地球物理,而复校所在的台湾,更因地理位置特殊,是公认研究地球变迁的极佳实验室,中大人对人类未来的命运可谓重责大任矣。

『整体大环境』之整合研究是中大致力的另一学术方向。所谓大环境,乃以地球为中心,由其内部到表面之陆地、河川、海洋,进而到大气层与太空,关于此,中大尤其基础坚实特别。现有之地球物理、大气物理、天文、太空科学、环境工程等系所及太空遥测、环境两研究中心,多为全国独一无二。若善用此项优异条件,再加上管理及文学院中相关系所,朝着监测、了解、保护大环境及社会人文之影响等方面努力,而发展出跨领域的研究,则中大无疑将居此一范畴中之主流地位。

图书设备

总图书馆位于学校正门进口附近,介于行政大楼与旧的中正图书馆之间,为一白色方正的明亮大楼,地上有八层地下有一层,内部可使用面积有四千余坪,自八十二学年度(1993)下学期开始使用。总图书馆采中央空调并且全面采用电子信息化管理,包括信息网络系统、播放系统、视讯监视系统、语音传输播放系统、安全系统、火警警报系统、防盗系统等等。视听资料室则设在旧馆(原中正图书馆)二楼。 图书馆藏方面,至八十二学年度(1993)为止,藏书有中、西文书籍三十万册,现期期刊超过二千种、中西文报纸三十种。另外,非书资料光盘资料三十三种,其中九种为网络版,微缩影资料西文有四十一种、中文有四种,视听资料已有典藏并在积极增购。

自1992年起开始实施自动化之借还书作业,作透过校园网络提供公众书目检索服务及光盘网络服务。1993年建立整合性图书自动化系统,除图书馆作业全面自动化外,并可透过台湾学术网络与全国乃至全球网络数据库取得联机。

电算设备

电算中心拥有VAX9320大型主机,及VAX8650,4300等中型主机,负责并执行全校电算信息的分配与管理。中大自动化信息联机的计算机作业相当完美,内可经由校园光纤网络,使各楼馆直接互通;外则不但和国内网络联机,甚至可跨国与世界各地的学术网络进行对话,随时获取最新信息,故而膺选为桃园地区的网络中心,已协助该地区内其它学术研究单位,以期皆能与台湾学术网络相衔接。

个人计算机密布,开放给全校使用的光纤网络,各项精密仪器中心、光电实验室、天文台、雷达站影像处理实验室、风洞、水洞、无尘室等,以及功能各具的计算器、语言、视听教室……

校训

台湾中央大学的校训是“诚朴”,在对日本抗战时期,因环境的需要,大陆时期罗家伦校长加了“雄伟”两字,现在对日抗战已获胜利后四十七年(1945--1992),校训回复仅用“诚朴”二字。

“诚”即对学问要有诚意,不以其为升官发财的途径,不以其为取得文凭资格的工具。要知道从来成大功业,成大学问的人,莫不是备尝艰辛,锲而不舍地做出来的。对学问若无诚意,结果必至学问自学问,个人自个人。现在一般研究学术的都很少诚于学问。看书也好,写文章也好,都缺少对学问负责的态度。至于人与人间,应当以诚相见,就更用不着说了。

“朴”就是质朴和朴实的意思。现在有些人,以学问做门面,作装饰、尚纤巧、重浮华;很难看到埋头用功,不计功利而在实际学问上作远大而艰苦的努力者。要体念“几何学中无王者之路(捷径)”这句话。须知一切学问之中皆无“王者之路”。崇实而用笨功,才能树立起朴厚的学术气象。

校徽

设计者:陈之佛教授 (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教授)

设计年份:公元1930年 图案正中央的牌楼门,是南京四牌楼二号学校雄伟的大门,我们在南京肄业时,牌楼上方由右至左刻有“国立中央大学”六个金字。向大门向里望去,是一座圆顶的大礼堂。这是民国十九年(1930)朱家骅校长接事后,见前任校长张乃燕发起建筑的大礼堂早已停工。于是用国民会议的名义,请求中央拨款五十一万银元,由建筑系教授卢毓骏负责主持,于民国二十年(1931)四月底完工,当时在南京是最新颖庄严雄伟的建筑,前廊有爱奥尼克式的列柱和三角顶,堂内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圆顶,顶高三十四公尺,分三层可容两千七百余人,在众多校园中独具特色。涵义为全国最高学府,孕育人才的象征。礼堂两边是城墙垛子,表示我中央大学是建在六朝古都石头城内。

校徽下端有数行水纹,表示学校设在长江之滨,学校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上溯到南朝宋文帝时,雷次宗建立四学(玄、儒、文、史四学),已是国家的最高学府,一直延续到现在。

松的精神

台湾中央大学以“松”为精神象征,与交大、清华,并称“松、竹、梅──岁寒三友”。占地六十余公顷的校园中,苍松数量居全台之冠,是校园内最珍贵的资产,走进中大,绿草如茵,苍松成荫,在壮丽巍峨的校门衬托下,充份展现了泱泱学府的气度。

松之四季长青,屹立挺拔精神,不断在中大延续,使得中大的校务发展蒸蒸日上,尤其南京母校历经一千四百多年淬炼的“六朝松”,更象征了中大历史源远流长,蜚声中外。

院系设置

文学院

台湾中央大学

中国文学系 英美语文学系

法国语文学系

哲学研究所

艺术学研究所

历史研究所

学习与教学研究所

理学院

物理学系(生物物理研究所)

数学系

化学学系

生命科学系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系(照明与显示科技研究所)

统计研究所

天文研究所

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所

生物资讯与系统生物研究所

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学系

土木工程学系

机械工程学系(光机电工程研究所、能源工程研究所)

环境工程研究所

营建管理研究所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管理学院

[管理学术研究中心(高阶主管EMBA硕士班)、管理学院电算中心、企业资源规划(ERP)中心]

企业管理学系

资讯管理学系

财务金融学系

经济学系

产业经济研究所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工业管理研究所

资讯电机学院

电机工程学系

资讯工程学系(软体工程研究所)

通讯工程学系

网路学习科技研究所

地球科学学院

地球科学学系

大气科学学系

地球物理研究所

大气物理研究所

太空科学研究所

应用地质研究所

水文与海洋科学研究所

客家学院

客家社会文化研究所

客家语文研究所

客家政治经济研究所

法律与政府研究所

客家政治经济与政策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

专业设置
专业方向:
学位类型: